中國新聞社社會責任報告(2023年度)

新京葡萄最新官网试玩

1、“新京葡萄最新官网试玩”WEYVV51.5T车型上市售价12.58-13

2、“新京葡萄最新官网试玩”黄章回应魅族Zero众筹失败:我们就没想量产

3、“新京葡萄最新官网试玩”布碌仑仇恨犯罪日益增长民选官员发声谴责

點擊圖片或掃描二維碼查看報告H5版

  目錄

  1. 前言

  2. 政治責任

  3. 陣地建設責任

  4. 服務責任

  5. 人文關懷責任

  6. 文化責任

  7. 安全責任

  8. 道德責任

  9. 保障權益責任

  10. 合法經營責任

  11. 后記

  一、前言

  1.媒體概況

  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是中國以對外報道為主要新聞業務的國家通訊社,是以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與中國有關系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國際通訊社。

  中新社成立于1952年10月1日,經過7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建有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的新聞信息發布體系,每天24小時不間斷向世界各地播發各類新聞信息產品,用戶遍及五大洲逾百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涵蓋海外主要華文媒體的全媒體客戶網絡。

  中新社積極因應全媒體時代發展大勢,著力加快媒體融合步伐,以融媒體新技術、新應用為先導,優化原創內容生產流程,加強技術設施平臺建設,傳播力、影響力持續提升。

  2.社會責任理念

  中新社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總書記致中國新聞社建社70周年賀信精神,創新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以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目標展開積極探索;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堅持中新風格,不斷創新話語和敘事體系,增強報道的親和力和實效性;堅持融合發展,致力于建設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堅持職責定位,積極聯系海外華文媒體,打造全球華文資訊傳播共同體;堅持凝心聚力,深化為僑服務,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不斷壯大海外知華友華朋友圈;堅持銳意創新,全面推動中新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3.2023年度獲獎情況

  在第33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中新社有三件作品獲二等獎,一件作品獲三等獎。在第31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中,中新社有一件作品獲一等獎,三件作品獲二等獎,六件作品獲三等獎。在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中,有十六件作品獲獎。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3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評選中,有五件作品獲獎。

  二、政治責任

  1.政治方向

  全力以赴做好總書記報道。中新社始終把對外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示習近平總書記領袖形象作為首要任務。持續以“近觀中國”品牌專欄和“習近平的故事”時政微視頻為引領,并加強“習言道”網絡品牌建設和多語種傳播工作,以具貼近性、親和力、辨識度的核心報道,全力打造領袖形象宣傳、國家形象敘事的精品工程,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際傳播。2023年,累計播發、制作、推送的核心報道逾2萬篇次,形成發稿數量較大、形式多元、渠道豐富的綜合報道格局。

“近觀中國”品牌專欄海報產品《十年,習近平的兩會瞬間》(中新網,2023年3月2日) 《習言道|習近平的讀書之道》《習言道|根•脈》微視頻(中新網,2023年4月22日、9月2日)

  “專精特新”做好重大活動和重要新聞報道。做好2023年全國兩會報道,通過講好中國人大、政協故事,展示我民主、進步、文明、開放、包容的國家形象,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起步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圍繞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推出“一帶一路”標志性點位探訪及“絲路鑒寶”“全球政要看絲路”等系列特色報道。聯合全球百家華文媒體,重磅推出“足跡·絲路24小時”全球全媒體特別節目,全平臺傳播量超5億。在境內外舉辦圖片展,宣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豐碩成果。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系列策劃

  積極參加“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鄉村行·看振興”等主題采訪,做好中國—中亞峰會、第六屆上海進博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報道,釋放權威信息,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以有深度、有內容的報道,全景式展現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盛況。推出11000余件富有現場感、可讀性的多品類原創新聞報道,講好賽場內外中外民眾交流互動故事。

中新社杭州亞運會和成都大運會報道集《潮涌錢塘》《逐夢蓉城》

  2.輿論引導

  通過破立并舉,強化議題設置,加大言論評論、深度解讀及新媒體產品等多形態報道供給,積極構建我正面敘事,放大正面理性、于我有利聲音,回應關切,駁斥謬誤,回擊抹黑,解疑釋惑,有理有力影響和引導輿論。

中新社“蔣鯉”工作室旗下“新漫評”欄目

  組織記者深入一線采訪,通過直擊式報道反映各地方各行業在經濟、民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巨大發展,面向海外講好中國故事。如開展“四季看新疆”等主題報道、持續打造“新疆故事”“萬人說新疆”等系列微視頻欄目,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開放、發展的新疆。拍攝涉藏紀錄片《在世界的香格里拉——央宗的家》,以中、英、德三種語言開展精準傳播。

  3.輿論監督

  中新社積極開展建設性輿論監督,針對安全生產、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個領域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或不良現象,推出《山西代縣礦工死亡瞞報事件調查》《中藥材漲成“金融藥”:誰制造了這場“價格狂歡”》等深度調查報道,著力推動有關問題解決、改進相關工作,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山西代縣礦工死亡瞞報事件調查》(《中國新聞周刊》,2023年7月3日) 《中藥材漲成“金融藥”:誰制造了這場“價格狂歡”》 (中新經緯,2023年7月5日)

  中新網“民生調查局”欄目,立意“見人所未見,調查民生之變”,全年推出50余期報道,協同有關部門幫助解決多個民生關切問題。

中新網“民生調查局”欄目報道

  4.對外傳播

  中新社強化創新思維,推動“東西問”對外傳播品牌邁向“2.0版”,先后推出“鎮館之寶”“釋典”“全球文明倡議”“漢學家”等系列,以厚重的文化議題和深入的學理性探討,開展人脈傳播和圈層傳播,持續推動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皷|西問”英文精選集在英國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社出版?!皷|西問•中外對話”之中國經濟世界觀系列報道獲第33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類三等獎。

“東西問”英文精選集 “東西問·中外對話”之中華文明與世界系列報道海報 (中新網,2023年1月至9月)

  三、陣地建設責任

  1.融媒體矩陣

  2023年,按照“一體化發展、移動端優先”原則,中新社繼續推進“全媒型通訊社”融合發展,對全社新媒體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僑網、國是直通車、中新經緯、東西問、中國華文教育網、中國新聞圖片網、庖丁解news等覆蓋網站、客戶端、社交媒體賬號為主體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全社新媒體平臺和賬號達300余個,全媒體矩陣總訂閱或覆蓋用戶數達6億,融媒體傳播矩陣持續壯大。

中新社融媒體矩陣

  2.融媒體產品

  以先進技術賦能內容建設,持續豐富創新融媒產品體系。2023年,成立“中新AI實驗室”,探索以人工智能賦能融媒產品?!癆I眼中的中國”融媒體欄目推出《人生海海,有福相見——AI眼中的福建百福圖》等60余期產品。成立“國際傳播實驗室”,研究最新國際傳播趨勢,研發數據可視化產品“中新有數”等。其中,《新疆何以“亞心”——從“亞洲之心”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獲第三屆新視聽媒體融合創新創意大賽內容創新賽道二等獎。

《人生海海,有福相見——AI眼中的福建百福圖》產品海報 (中新網,2023年11月11日) 《新疆何以“亞心”—— 從“亞洲之心”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 (中新網,2023年11月20日)

  3.融合采編平臺建設

  2023年,中新社全面升級融媒體采編系統,在實現新聞線索共享、審核把關共融、資源調度聯動的基礎上,新增融合通稿發稿、新聞圖片即拍即傳、多語種發稿等功能板塊。服務網絡新媒體發展,推動新媒體矩陣壯大,橫向打通全社各部門分社、平臺端口采集力量,以內容創新和技術賦能為手段,以重大主題報道和精品欄目為抓手,不斷推進全社媒體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中新社網絡新媒體傳播力、影響力。

  四、服務責任

  1.信息服務

  中新社深耕“為僑服務”領域,積極立足僑視角,重點發布政策服務類資訊,及時準確刊播各地惠僑利僑新舉措信息;定期盤點相關國家出入境政策、駐外使領館提醒等,不斷增強信息服務的覆蓋面、針對性和影響力。2023年,中國僑網和“僑寶”客戶端以需求為導向,推出“僑務直通車”,側重答疑解惑、紓困解難,為海外僑胞、歸僑僑眷提供權威、及時的政策解答。

“僑寶”客戶端

  2. 社會服務

  圍繞健康、交通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推出《小心肝!一起了解如何養肝護肝》《春季養生怎么做?收下這份春日養生指南》等創意圖解、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以生動的表現形式傳遞服務信息。為普及互聯網法律知識,推出《以法治護航網絡空間》系列報道,獲評“2023年網絡普法優秀案例”;開設#法律顧問在身邊#普法欄目,以“案例+解讀”微短劇形式,助力提高全民法治意識。

《小心肝!一起了解如何養肝護肝》《春季養生怎么做?收下這份春日養生指南》 (中新網,2023年3月18日、3月17日)

  3.公益活動

  2023年“六一”前后,中新社參與主辦“三江源·北京情·中國心——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動。圍繞此次活動,境內外媒體刊發、轉載相關報道近7000篇次,十余個語種傳播,覆蓋五大洲數千家平臺、網站、賬號,美聯社、??怂闺娨暸_、泰晤士報等國際知名媒體轉載。以此次活動為起點,啟動聚焦民族地區青少年公益事業的中新公益“圓夢計劃”,積極助力網絡公益活動高質高效發展。

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動

  中新社旗下《中國慈善家》雜志廣泛參與了鄉村振興、疾病控制、綠色發展、生物多樣性、婦女兒童議題和項目等倡導工作,重點關注罕見病、抑郁癥、孤獨癥等人群及其家人,以及弱勢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等。2023年聯合發起的“與莫言同行”公益行動計劃,至2023年底,募得公益款項近500萬元,帶動近20萬人次為先心病、孤獨癥患兒捐款。

《中國慈善家》雜志封面(2023年第3期、2024年第1期)

  五、人文關懷責任

  1.民生報道

  中新社及時跟進教育、就業、醫療等民生領域的政策舉措,刊播《讓教育“通”起來、“香”起來、“新”起來,有何新招?》《“第一學歷歧視”引熱議 輿論聚焦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中國推進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現已到達什么“高度”?》等。

  持續關注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推出《聚焦西藏女性受教育權:從“選一個”到“每一個”》《“護苗”行動:中國今年將聚焦“網紅”玩具、“三無”文具產品》《年輕面孔登上老年大學講臺 忘年之交亦師亦友》等報道,傳遞正能量。

  2.災難和事故報道

  在災難和事故報道中,中新社始終以大局為重,堅持“生命至上”,實事求是,理性客觀。其中,圍繞北方抗洪救災推出《記者親歷:門頭溝水峪嘴村的逆行救援》《涿州救援托起三條“生命線”》《“取得聯系!”直擊吉林舒蘭搶險救災 》等,圍繞甘肅積石山地震推出《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重災區見聞:自救與被救同在》《甘肅震區見聞: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讓“小愛匯成?!薄返?,傳遞人文關懷。

  3.以人為本

  中新社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強調人民情懷,把人民作為各類報道關注的主體,反映各行各業民眾的聲音,致力于做有溫度有態度的新聞。

  推出“新春見聞”“活力中國”“‘Z世代’畫像中國”“深港雙城故事”等專欄專題,關注基層群眾的生產生活,反映普通民眾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動人圖景。

“‘Z世代’畫像中國”專題 “深港雙城故事”專題

  六、文化責任

  1.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新社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重大主題報道、重要時間節點等推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新時代,我在中國”等專題,深入挖掘典型人物、典型案例,積極弘揚向上向善的正向力量。在迪拜氣候大會期間主辦中國角開幕式暨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等多場邊會,向世界闡釋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多角度傳遞正能量。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專題 “新時代,我在中國”專題

  2.傳承繁榮優秀傳統文化

  圍繞傳統節日,中新社積極開設專題,做好弘揚良好家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報道,展現中國人民孝親敬老、勤勞樂觀、開放包容等優秀文化傳統。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如以“尋味中華”為總題,推出“名樓”“文博”“戲曲”等子系列共逾百篇洋溢僑味、海味、文化味的文圖報道;策劃制作中英文字幕的10集微紀錄片《世界遺產@中國》;推出中阿雙語系列專題片“文化中國”,受眾覆蓋中東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這些作品獲得海外各類報章和網絡新媒體的廣泛歡迎。

《世界遺產@中國》微紀錄片(中新網,2023年7月)

  3.推動提升科學素養

  中新社堅持科技新聞報道的科學、嚴謹、專業、準確原則,積極通過新聞產品普及科學知識,促進公眾科學素養提升。特別是圍繞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國家太空實驗室正式運行、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商業首飛等重要科技新聞推出多形態新聞產品。

神舟十六號、神舟十七號直播報道海報 (中新網,2023年10月26日、10月31日)

  “科學的溫度”融媒體傳播項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民眾普及科學知識和國家重大戰略?!吨亲濉冯s志推出多期特輯,探究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發展和人類的關系。創立“中新教育”品牌,關注教育發展、探討前沿理念,助力科教事業取得新成就。

“科學的溫度”欄目海報 2023年8月,舉辦全國中學校長論壇

  七、安全責任

  中新社始終把報道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實筑牢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底線思維,切實提高履行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的能力。全面加強采編工作全流程制度化規范化運行,嚴格落實“三級審核”制度,完善全流程統籌管理和應急值守制度,提升主動預防能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八、道德責任

  1.遵守職業規范

  中新社始終要求從業人員嚴格遵守憲法、法律和相關工作紀律,恪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不斷強化職業精神和職業操守,堅持忠于事實,堅守新聞倫理,嚴禁任何形式的有償新聞、“有償不聞”、新聞敲詐,堅決抵制庸俗媚俗。尊重他人著作權和肖像權,嚴禁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要求援引他人作品、轉載等均需依規注明出處。

  2.維護社會公德

  中新社通過開展宣傳報道和“新聞+”活動維護社會公德。圍繞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因應新技術、新趨勢,以技術賦能產品,推出網評、創意海報、SVG交互、短視頻、微視頻、微課堂等多樣化創意融媒體產品,激揚正能量,傳遞真善美。

  3.接受社會監督

  中新社主動接受社會公開監督,要求記者外出采訪時需按要求出示合法有效的新聞記者證,嚴格遵守新聞采訪規范;同時,對外公開聯系電話,主動接受群眾的舉報和投訴。對收到的問題、線索及時排查。

  九、保障權益責任

  1.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中新社注重維護員工合法權益,聯合法務、工會等機構,對記者依法從事新聞采訪活動的權益給予充分保護。加強相關宣傳、培訓,建立權益保障渠道,提高采編人員的維權意識,如在員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為其提供保護、聲援和申訴,防止其受到人身侵害、打擊報復。

  2.保障從業人員薪酬福利

  中新社嚴格履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規范聘用合同(勞動合同)的簽訂、續訂、變更、終止、解除等工作,保障員工合法權益。實施績效工資考核管理改革工作,嚴格執行中央事業單位社會保險、企業社會保險等福利保障制度。

  3.規范新聞記者證管理

  中新社嚴格執行《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按照主管部門相關規定,不斷完善記者證申辦流程,嚴格規范新聞記者職務行為。嚴格執行記者證申領、注銷程序,根據人員變化及時為符合申辦條件的員工申辦記者證,及時為調離、離職、退休的員工注銷記者證。2023年,按照主管單位要求,完成560本記者證申辦、核驗、更新、注銷工作。

  4.開展員工教育培訓

  中新社認真落實“新聞立社、特色興社、人才強社”發展戰略,高度重視員工教育培訓工作,充分利用培訓資源,邀請社內外業務骨干、專家學者進行授課,采取多種培訓方式,多措并舉提升全社采編人員政治素質、業務能力。

2023年度新入職員工培訓班

  十、合法經營責任

  1.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中新社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網信、新聞出版等部門發布的規章制度,制定并不斷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切實加強經營工作管理,不斷規范經營行為。

  2.嚴格做到采編與經營兩分開

  中新社全面落實采編經營“兩分開”的管理要求,持續推進駐地方機構改革,進一步明確分社作為在地方設立的從事新聞采編活動的派出機構,一律不得從事廣告、出版物發行、開辦經營實體等與新聞采編業務無關的活動。規范社屬經營性文化企業管理,聚集主責主業,探索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集團化資產管理模式,保證企業經營工作服務全社中心工作。

  3.不刊播違法違規廣告

  中新社各媒體平臺建立完善廣告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廣告法》要求先審后刊,堅持正確導向,維護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形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廣告內容真實、客觀,對于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廣告內容堅決不予刊登和發布。

  十一、后記

  1.回應

  針對2022年優質內容、創新方式不夠,媒體融合發展的深度和效能仍需再上臺階等不足,中新社“守”正確導向和內容品質之“正”,“創”傳播話語和技術賦能之“新”,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縱深發展,綜合提升國際傳播能力。

  2.不足

  2023年,中新社積極履行媒體社會責任,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在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融合創新等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需要我們今后工作中切實改進。

  3.改進

  2024年,中新社將持續深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深入推進融合創新,打造傳播精品。

  一、聚焦聚力做好重大主題報道,創新國際話語表達,豐富報道形式,提升傳播實效。

  二、持續擦亮重點外宣專欄品牌,打造優質外宣產品,全面提高國際傳播效能。

  三、充分激活資源潛能,完善創新工作機制,創新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編輯:田博群】
發布于:北京市
黑白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