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面向未來的地球環境” 中國舉行第十三屆全國第四紀學術大會

澳门特一码精准

1、“澳门特一码精准”\"葫芦娃之父\"逝世但别让水墨剪纸动画只剩传说

2、“澳门特一码精准”油价或迎今年第二次下调部分地区加油站优惠较大

3、“澳门特一码精准”欧洲股市再度转跌美股期指纷纷下滑

  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孫自法)主題為“面向未來的地球環境”的中國第十三屆全國第四紀學術大會10月14日在古都西安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第四紀領域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代表1100余人共聚一堂,共商第四紀研究領域面向未來發展大計。

第十三屆全國第四紀學術大會開幕合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供圖

  第四紀開始于距今約258萬年,是地球演化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期,也是現今地球環境形成和現代人類出現的關鍵時段。第四紀科學是地球科學的重要領域,也是應對全球變化,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第四紀研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全國第四紀學術大會每四年舉辦一屆,此次第十三屆大會由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主辦,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黃土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籌)承辦。

  大會設置大會報告、15個專題和1個青年論壇,安排46個特邀報告、282個口頭報告,221個展板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舒德干分別以“中國黃土:全球變化的關鍵記錄”“地質/古生物演化的漸變與突變——以寒武紀大爆發為例”為題作大會報告。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所長孫有斌研究員代表承辦單位致歡迎辭表示,期待本屆大會以學術交流為紐帶,深化合作,攜手努力,共同推進第四紀學科的發展。

  西安市科學技術局(外國專家局)局長李志軍致辭說,希望本屆大會通過對未來地球環境、大氣環境乃至“雙碳”戰略等的交流討論,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相關科技人才的培養。

  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李豫琦致辭強調,第四紀學術大會是第四紀研究領域學術專家展示學術成果、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更是地學領域科技工作者的一次盛會。

  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主任郭正堂院士指出,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在近些年的發展中取得良好發展勢頭,主要體現于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第四紀科學的研究內涵以及研究范式不斷拓展,包括拓展到第三紀研究領域、觀測研究與數值模擬相結合等;二是第四紀科學研究的原創性不斷提高,從高水平科研論文的發表、科學證據的原創性到注重科學方法、地球科學基礎理論的原創性以及背后真正科學問題的實質性貢獻;三是第四紀科學研究從單一材料、方法轉向對科學問題的認識,通過多學科指標對比、多方驗證來取得更全面認識;四是第四紀科學研究與國家需求進一步緊密結合,包括與應對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極端氣候事件、生態建設等相結合。

  郭正堂表示,希望未來第四紀科學研究在地球系統的新時代為國際第四紀科學及國際地學發展做出新貢獻。

  據了解,本屆大會為期三天,旨在為第四紀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良好共享平臺,促進第四紀研究領域新視角新方向的探索,增進第四紀地球環境重大前沿科學問題的深入交流。大會期間,與會專家學者代表圍繞地層與年代學、生物演化與環境、人類演化與環境考古、生態系統演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構造與氣候、間冰期氣候與環境、氣候突變、歷史時期氣候變化、古氣候模擬、地貌演變與環境、喀斯特與環境、海岸與海洋、極地第四紀、應用第四紀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完)

【編輯:張子怡】
發布于:北京市
黑白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