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停并轉”之后政務新媒體賬號出路何在?

新京葡萄官网入口

1、“新京葡萄官网入口”女子网购18件衣服旅游晒完照片后,向店家申请全退货

2、“新京葡萄官网入口”华为回应学生定制机传言:毫不知情非华为研究所开发

3、“新京葡萄官网入口”网曝朴有天有意重聚东方神起:希望50岁之前合体

憑借親民且幽默的風格,“江寧公安在線”吸引了眾多粉絲關注。微博截圖

張家港市第三中學微信公眾號停更公告。張家港市第三中學微信公眾號截圖

  政務新媒體賬號“關停并轉”正在進行時。

  從2020年之前“不管是什么單位,不管有沒有人力運營,都注冊了新媒體賬號”的井噴式發展,到隨著時間推移,一些疏于管理的政務新媒體逐漸淪為“僵尸號”,潮水的方向正在逐漸清晰。

  一位基層政務新媒體運營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系統內經??吹侥承┬值軉挝坏恼招旅襟w因停止更新被通報,并被責令注銷,“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些單位連要注銷的政務號的賬號密碼都忘了?!?/p>

  隨著2023年底,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政務新媒體迎來一次洗牌。據媒體報道,借此輪防治,許多單位都主動申請注銷本單位的政務新媒體賬號。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白智立說,提高政務號的服務質量,在信息的深度和專業度上鉆研才是切實提高政府服務意識的體現,“政務號的運維應該貴在精而不在多,如果政府部門無力運維政務號,強行開設只會拉低政府的專業形象?!?/p>

  關停并轉

  集中關停、整合政務號成為多地的統一動作。

  江蘇省張家港市的關停動作曾被多家媒體報道。4月22日,張家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消息稱,政務新媒體賬號“張家港住建”微信公眾號于2024年4月22日起停更,并啟動注銷程序;此前,張家港市水務局微信公眾號“水潤港城”已于4月19日起停止發布信息;除此之外,張家港市農業農村局、人民法院、多所中小學、幼兒園等單位,都已發出公告宣布旗下新媒體賬號停更、注銷。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昆明、長沙、西安、青島、南京等多地一大批基層政務微信公眾號、微博在近期停止更新并啟動注銷程序,其中不乏一些粉絲量超10萬的新媒體賬號。

  陜西省商洛市人民政府運維的微博“商洛政務發布”粉絲量超11萬,轉評贊超13萬,共發布2萬多條微博,但已于5月中旬宣布停更。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上述賬號曾保持日更,但近期更新量極少。

  今年2月20日和5月20日,商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兩次通告,要求各縣區、各部門全面排查清理本縣區、本部門負責或開辦的各種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短視頻、快手短視頻、移動客戶端(App)及其他各類平臺的政務新媒體賬號,加大整治違規運營政務新媒體賬號問題。此外,通告中還提到要逐平臺排查“僵尸政務號”問題。

  截至5月17日,商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此前通報的39個問題政務新媒體,20個已清理注銷。

  5月23日,山東菏澤市委發布“關于征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問題線索的公告”,征集線索范圍包括強制推廣使用政務App等“指尖形式主義”問題。

  據云南省委網信辦5月20日消息,相關單位面向人民群眾和各級部門征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問題線索,線索特征包括使用頻率低、實用性不強,成為“空殼”“僵尸”,功能相近等強制使用功能的政務應用程序、政務公眾賬號、工作群組。

  “不敢發,不會發,胡亂發”

  在媒體報道中,此次整治政務新媒體賬號,諸多基層公務員“拍手叫好”。

  山東某縣級市警務單位新媒體賬號工作人員洪濤偉(化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多數時間內,單位的新媒體運維崗只有他一位工作人員?!捌v,加班多,毫無成就感”是他對該崗位的評價,他覺得本單位以及許多兄弟單位的新媒體賬號運維都缺乏專業度,系統內也對這類現象怨聲載道。

  更有甚者,陜西某鄉鎮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本單位賬號更新的內容連自己人都懶得去看”;安徽省某基層政法系統公務員接受頂端新聞采訪時說,由于無法抽出專人負責單位賬號,賬號數據一直處于系統倒數,致使單位形象受到損害。

  “內容粗制濫造是政務號運維困難的一大頑疾?!焙闈齻フf,自己并非專業的內容工作者,但領導要求賬號每日更新原創內容。早上8點半,洪濤偉會在單位素材群里查看各部門發來的素材。這些素材多數為各基層派出所、交通部門篩選出來的當地信息,每條信息一二百字。洪濤偉選出適合做頭條的內容后,會向素材提供方詢問詳細情況,然后再撰寫內容,“其實許多單位都不希望我用他們的素材當頭條。因為工作繁忙,許多人不太配合向我介紹素材詳細情況。有些同事即便說,也說得非?;\統?!?/p>

  許多時候,洪濤偉所負責的賬號頭條只有幾百字的內容,而次條內容多為其他官方賬號消息的復制粘貼。其所負責的公號頭條閱讀量平均為三位數,有的僅為兩位數,這種情況已持續多年。

  內容質量低、同質化嚴重也是全國許多政務新媒體賬號遇到的問題。廣州某政務號的編輯陳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他們的賬號推文一般是摘編和整合官媒文章、微博熱搜,“網上已傳播了數輪,等我們這里審校完發出來,黃花菜都涼了,傳播效果慘不忍睹”。新華每日電訊也曾報道,一些部門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自言自語,只管復制粘貼,“既盲又聾”。

  洪濤偉還認為,政務新媒體賬號的選題范圍和內容呈現方式也受到限制。

  洪濤偉發現,每當解密當地公安部門辦案過程時,賬號閱讀量就會攀升。但是,此類內容的產量無法滿足日常更新,因為“許多案子的犯罪過程和辦案手段不能講得特別清楚,怕被不法分子利用”。此外,因為許多政務信息涉密,洪濤偉篩選公號內容時往往慎之又慎,“有時候標題稍微醒目一些,領導也會擔心引發輿情問題?!?/p>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政務新媒體屬性天然特殊,許多單位既要做到信息公開,又要警惕信息安全問題。在這兩種情況的拉扯下,政務號的內容池勢必受到影響。

  有些政府部門因為擔心信息安全問題,寧愿讓旗下政務號淪為“僵尸號”。

  某東部沿海城市基層單位政務號負責人田寧(化名)表示,在此之前,就已經有許多政務號主動申請關閉,而系統內的相關通報也顯示,常年不更新的政務號一直存在。田寧表示,輿論是把雙刃劍,有些部門領導寧愿“當啞巴”。

  “許多‘僵尸號’是由于運維人員不足造成的?!碧飳幷f,有的單位將政務號運營簡單化、理想化,政務號的選題策劃、內容撰寫、漲粉運營、排版美工、后臺回復、粉絲群維護等專業運維工作都交由一個人負責。這本該是由整個團隊負責的工作。

  “如果政務號負責人員或者領導不夠專業,還會引發其他問題?!苯衲?月,新疆公開通報形式主義增加基層負擔典型案例,其中有案例為:新疆科協在去年底盲目下達全區相關系統新增2772個賬號、2024年底粉絲量總數不低于2000萬人的任務目標,要求縣級相關單位賬號粉絲量達到戶籍人口的25%以上。有媒體評論,這個目標幾乎高得“違反常識”。

  洪濤偉也記得,某兄弟單位的政務號曾更新過一條嚴肅內容,編輯在其中使用了當地的方言詞語?!斑@句土話在當地語境中帶有戲謔成分,讓內容變得不嚴肅,業余得讓人哭笑不得?!焙闈齻フf。

  因政務號運營人員不專業而引發的問題早已被社會關注。據新華社2021年報道,一些政務號存在追星娛樂、推銷商品等“博流量”行為。2020年,某地政法委官方微博轉發某藝人全球后援會的道歉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同年10月,某地派出所因為在政務號上發布短視頻受到不少網友關注,其“流量法寶”是一位穿著警服的女子在宣傳法律知識。然而,專業人士指出,她講的內容完全偏離常識,很多時候連專業術語都沒分清楚。

  一些政務“僵尸號”因為長時間不更新,被不法分子盜取后發布不雅、不實信息的問題也時有發生。此前,微博賬號“江夏五里界城管中隊”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發布大量代孕、招嫖信息,負責賬號的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街城管中隊表示,微博賬號停止更新后,被人惡意盜取發布不良廣告。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據國內第一批政務號代運營公司掌政通負責人嵇先生介紹,國內政務新媒體賬號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2013年到2016年是全國政務號發展的初期階段。隨著智能手機普及,以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賬號開始爆發式增長,政務號也在這輪浪潮里如雨后春筍般生長。

  2013年10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明確了第一批“政務新媒體”:政務微博和微信。據新華網發布的《2014年全國政務新媒體發展研究報告》,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國各地方省份政務微博累計覆蓋超過1億人次,發布內容超過10萬條,被轉發評論超過200萬次,全國地方省份政務微博開通率達到70%以上(不含港澳臺地區);“上海發布”“北京發布”“重慶微發布”等賬號的綜合實力排名全國前列。

  嵇先生表示,此階段政務號比較像政府門口的告示板,主要起到政策發布、政策解讀、政務通知等作用。

  政務號發展的第二階段是從2017年到2019年。隨著全國各地政府的服務意識逐漸加強,以及新媒體賬號平臺的功能不斷完善,政務號開始大規模出現“接待窗口”功能。許多原本在線下政務大廳完成的政府職能,開始大規模轉移至線上辦理。比如2018年8月,“網上北京市公安局”正式上線試運行,北京市民辦理身份證、居住證等120項公安服務事項均可網上預約,查詢進展,實現“一網通辦”。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經過新浪平臺認證的政務機構微博為13.9萬個,中國31個省(區、市)已全部開通政務機構微博;微信城市服務累計用戶數達6.2億,中國31個省(區、市)已全部開通微信城市服務;中國297個地級行政區政府開通了“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傳播渠道,總體覆蓋率達88.9%;中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5.09億,占全體網民的近六成,使用政務新媒體辦事已經成為中國老百姓的日常操作。

  嵇先生說,這一時期內,隨著短視頻平臺的普及,政務號的內容呈現形式也逐漸分為圖片、文字和視頻。政務號的內容開始呈現技術化特點,越來越多的政務新媒體開始接觸H5制作、短視頻拍攝等,“正是從這個階段開始,政務號發展開始分層,一批網絡思維較強的政務號開始冒頭?!?/p>

  比如“江寧公安在線”,憑借親民且幽默的風格,在2017年突破了200萬微博粉絲量。同時期,許多政務號開始營造搞怪人設。據北京晚報報道,2018年,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開設抖音號“四平警事”,一位表演專業出身的警察,與當地的主持人、導演合作拍攝短視頻,用接地氣的語言和搞笑的表演進行普法宣傳。賬號開通半年內,賬號漲粉900萬。

  政務號發展的最后一個階段,是從2020年至今。嵇先生表示,該階段政務號運營徹底走向專業化,相對專業化的運營團隊、內容團隊、策劃團隊開始引領政務號發展潮流。同時,一批疏于管理的政務號逐漸掉隊。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與上述階段大致重合的時間段內,政府部門開始強調“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2019年被中共中央辦公廳認定為“基層減負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明確政務號粉絲量、轉發數、點贊量等硬性數據不再是考核重點,內容是否安全、是否及時發布更新、與網民是否形成有效互動則成為考核的“單項否決”指標。此后,部分政務號選擇了關停、整合。

  2023年底,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上述意見指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是形式主義在數字化背景下的變異翻新,也是加重基層負擔的主要表現之一。在建設管理方面,對于使用頻率低、實用性不強的政務應用程序,應及時關停注銷并提前發布公告,依法依規處置相關數據,防止數據泄露及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政務號關閉潮當中,多家單位均提到了“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多家媒體也將政務號關閉潮與“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聯系在一起。比如近期湖南省郴州市發文稱,作為全國“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整治工作的試點城市,今年將“關停并轉”一批政務App、政務公眾賬號等。

  5月29日,張家港市委宣傳部回復新京報記者稱,當地整合關停政務號的動作從4月份開始推進,除了關閉不活躍的政務號,還會做大做強一批更專業的政務號,“此舉與基層減負有關,也與‘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有關?!?/p>

  團隊化、專業化運營是趨勢

  集中關閉政務號,是否會“減少了政府服務窗口”?

  白智立認為,許多無人運維的政務號本身已不具備政府服務功能,注銷停運后可以節約政務資源。把零散的、有價值的政府服務功能向更專業的政務號集中,這是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的表現。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許多停更的新媒體賬號功能被集中轉移至上級或其他部門的政務新媒體號或APP端。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張家港某局綜合業務科工作人員表示,本單位政務號停止更新后,信息發布的相關渠道轉移至市政府官網;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微信公眾號“未央正當時”停更后,信息發布渠道遷移至當地區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長樂未央”。

  北京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雷明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也強調,當政務號運營者本身對定位和內容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時,較為普遍的“官話體、慢半拍、沒人氣”會影響其生存力和影響力。在他看來,這輪政務號的關停和退出,實際上是推進政務公眾號從低階段發展向更高階段發展和邁進的必經過程。

  白智立分析,此次集中關閉低活躍度公眾號,應該不僅僅是為了響應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斑@其中恐怕還有財政和人力上的考慮。有些政務號雖然運行效率低下,也需要專門設崗運維。這部分政務號關閉后,政府可以釋放一定的財政壓力?!?/p>

  嵇先生認為,未來政務號的發展方向,專業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不管是代運營還是優秀政務號自身的運營人員,幾乎都已經是團隊作戰。從策劃到內容制作再到技術和運營分發,政務號的運行都應交由專門團隊負責,最起碼應該交由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

  洪濤偉對于政務號的團隊化運營表示認同?!案舯诳h市的公安系統政務號是一個由四五個人組成的團隊,有人專門負責拍攝和剪輯,有人專門負責選題策劃和文案,有人專門負責出鏡,他們的賬號目前已經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出圈,系統內政務號評比的時候也總是名列前茅?!?/p>

  今年3月,洪濤偉因病申請調離了單位政務號運維崗。調離前,他長舒了一口氣,在手機上對朋友發了一條微信:“終于解脫了?!?/p>

  新京報記者 隋坤

【編輯:張燕玲】
發布于:北京市
黑白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