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目前全國已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600余處、國家濕地公園900余處

香港正牌资料大全

1、“香港正牌资料大全”日本航空工业面临大难题:进口战机太贵自己造更贵

2、“香港正牌资料大全”AP福利第四弹!微积分AB、BC考前冲刺「真题」免费领

3、“香港正牌资料大全”英超冠军数排行:曼城超越阿森纳曼联吃老本称霸

  中新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邢翀 梁曉輝)21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已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600余處、國家濕地公園900余處。

  報告指出,濕地保護法實施后,我國新增國際重要濕地18處、達到82處;國家重要濕地29處,擬新增47處;新增省級重要濕地92處,達到1090處。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濕地資源調查評價制度,基本摸清全國濕地生態系統質量、格局、功能及變化情況,明確了全口徑濕地范圍。

  報告稱,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將重要濕地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濕地空間用途管控,目前全國已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600余處、國家濕地公園900余處。長江濕地生態保護成效顯著,江豚種群數量止跌回升,恢復至1249頭。

  在加大法律宣傳普及與國際合作交流力度方面,報告指出,各地各部門充分利用“環境日”“全國生態日”“世界濕地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愛鳥周”等主題宣傳日,加強法律宣傳普及;成功舉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發布《武漢宣言》,取得審議通過《2025—2030年全球濕地保護戰略框架》、在深圳設立“國際紅樹林中心”等標志性成果,引領全球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報告同時表示,檢查發現,濕地保護工作中存在部門、地方協作協同機制不完善,多元共治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等問題。

  關于下一步舉措,報告指出,要加強統籌協調,嚴格落實法定職責;嚴格執法司法,確保法律剛性和權威;強化支撐保障,全面提升濕地保護修復水平;完善配套法規制度,織密濕地保護的法制網;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推動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完) 【編輯:錢姣姣】

發布于:北京市
黑白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