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謝茂松:如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

葡萄短视频下载

1、“葡萄短视频下载”建业VS上港首发:巴扎嘿PK奥8埃神伊沃胡尔克缺阵

2、“葡萄短视频下载”美国监管机构据悉就华尔街薪酬限制问题重启讨论

3、“葡萄短视频下载”葛树文将出任东风雷诺总裁接替福兰

  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題:如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

  作者 謝茂松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文化”二字,最早出自作為中華文明核心原典“五經”之首的《周易》?!吨芤住分械摹百S卦”彖辭說道:“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蔽拿饕灾?,即止于文明,亦即《大學》所言止于至善;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以文化人、化育人心,形成文化共同體。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作為世界上唯一連續未斷裂的文明,其連續性根本上來自中華文明的文明意識、文化意識所形成的文化內聚力。中國之為中國,中國人之為中國人,根本上在于文化認同。經史之學以及儒學,提供的正是中國之為中國的文化意識、文化認同?!墩撜Z》所說“政者,正也”,是中華文明對于政治之本質的深刻理解,也是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連續未斷裂文明的關鍵所在。

游客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觀看展出的四羊青銅方尊。田雨昊 攝

  換言之,文化大國之文化,關乎可大可久之道。文化事業之文化則是文以化之的“大文化”,文化事業之事業是進德修業之“大事業”。

  作為百年大黨的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的政治與教育意義。中共在革命時期就重視文學以及電影、戲劇、音樂、美術等藝術,《子夜》等長篇小說、《風云兒女》《漁光曲》等左翼電影、《白毛女》等新歌劇、延安秧歌劇、延安木刻版畫就是典范。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更對文藝工作有根本指導性意義。新中國成立后,則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改革開放時期,中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1983年鄧小平在《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講話中,提出要加強黨的思想工作,防止埋頭經濟工作、忽視思想工作的傾向。進入新時代,延安文藝座談會72年后的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時代的十年在文化事業上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網絡生態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根本性轉變,文化事業日益繁榮。

  文化事業中,文藝直接作用及感發人心。文藝也是中華文明傳統重視的詩教,詩教作用于人心,作用于性情,作用于血氣,是政教的最精微處,正如孔子所言“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詩教是“發乎情,止乎禮義”,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溫柔敦厚之教,養人溫厚之性情與德性;詩有興觀群怨之功,能觀政治之得失并凝聚百姓之心。

  新時代的文化事業,考古文物、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得到空前重視,因為其關乎歷史文明記憶的延續。傳統之為傳統,一定如流水一樣活著,就像《論語》所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新時代的文化事業,將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根本上是以對山川、大地、歷史之游而養人悠遠、溫厚、從容之暇心,以此方式而化成天下。

外國友人體驗中國茶藝文化。李拾歡 攝

  新時代的文化事業,因應著人類從工業文明走向數字文明而有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正所謂“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新時代的文化事業,離不開城鄉建設中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首先,是重新理解一萬年來中國農業文化所建立的人與土地、祖先、歷史的深刻聯系,在現代具有新的文明普遍意義,從而立足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讓鄉村達到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同時,要深刻理解城市歷史文化意義,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新時代的文化事業,在“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層面要作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之為文化,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方式,關乎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時代,中國已進入富而好禮的社會,富而好禮之禮乃是禮義,即德性生活之為美好生活。如此,則每個中國人從上到下都能安身立命,在天地之間找到人生意義,無疑關乎每一個普通中國人之所在。

  文化事業是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潤身的工作,止于至善的德性,如“形而上者謂之道”滲透其中。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融為一體的新文化。它將是全面繼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遺產,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集古今中西與馬克思主義之大成。在此過程中,還應堅持、豐富、完善中國新文化的文化主體性,從而建立現代中國之為現代中國的新道統。(完)

  作者簡介:

  謝茂松,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資深研究員、中國文明和中國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城市觀察》雜志特邀主編;中央黨校文史部兼任教授,曲阜孔子書院執行理事長;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特約研究員,華南理工大學印度洋島國研究中心學術顧問,香港《南華早報》中國專家組專家。著有《大臣之道:心性之學與理勢合一》等專著。

【編輯:劉歡】
發布于:北京市
黑白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