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屈原為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持久價值?

亿客隆网站首页

1、“亿客隆网站首页”同方康泰扬近19%控股权易主今复牌

2、“亿客隆网站首页”洛城德比詹姆斯空砍27分隆多三双湖人三连败

3、“亿客隆网站首页”亚冠-保塔联手破门于汉超两助恒大2-0广岛开门红

  中新社北京6月9日電 題:屈原為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持久價值?

  作者 方銘 中國屈原學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將至。紀念屈原是端午節的核心內容,因此,每一年的端午節來臨,屈原不滅的精神魅力就會再次照亮我們的生活。事實上,這位生活在中國戰國時代的歷史人物不僅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有持久的生命力。也正因此,1953年,在屈原逝世兩千多年以后,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在龍舟競渡、粽葉飄香之時,我們再度聚焦這位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及其作品和屈原永恒的精神價值的魅力究竟從何而來,值得我們不斷思考。

2024年6月,海南省臨高縣新盈國家中心漁港,漁民舉行龍舟訓練熱身,備迎端午龍舟大賽。葉龍斌 攝

  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薄靶哦娨?,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秶L》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薄白允桢孜勰嘀?,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p> 2024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嘉賓與大屏中的屈原形象智能AI互動。崔楠 攝

  司馬遷充分肯定了屈原高潔人格與其作品的聯系,也告訴我們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屈原身處戰國時代,面對邪惡勢力始終不屈服不退讓,更不同流合污。在屈原之前,孔子的學生曾經以“日月”比喻孔子,而屈原深受小人誣陷,但仍不忘“憂國”,其詩歌繼承《詩經》傳統,其行止以孔子為法度,同樣具有與日月爭光的高度。

  這也是千百年來人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最主要原因。

  端午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和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其他節日不同,端午節在演變過程中,逐漸加進了紀念在端午節去世的歷史人物的人文內涵。這些歷史人物有一個共性,就是具有忠烈的人格。

  在吳越一代,端午節的活動是與紀念伍子胥聯系在一起的。但自漢代以來,端午節的活動更多與屈原聯系在一起?!独m齊諧記》說,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如何認識屈原及其作品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偉大詩人之一,是中國文學史上楚辭體文學代表性作品《離騷》的創作者,也是楚辭體文學的開創者和主要作者。屈原不僅是作為一個詩人受人推崇,他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和建設者,是一個有著清廉忠信人格和愛國主義情懷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受到廣泛尊敬。

  屈原創作的《離騷》等作品情兼雅怨,文極聲貌,忠實繼承了《詩經》的風雅傳統,表現出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文情懷。這是屈原及《楚辭》價值的真正所在,也正因此,屈原及《楚辭》才有彌久常新的生命力。

  王逸《楚辭章句敘》說:“屈原履忠被譖,憂悲愁思,獨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鼻哂星辶?、忠信、賢人的模范人格,《漢書·古今人表》把屈原定位為僅次于圣人孔子的“仁人”,體現了中國古人對屈原抱有的深刻同情和高度敬仰。

  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朱熹提出屈原具有愛國情懷,《楚辭集注敘》說:“原之為人,其志行雖或過于中庸而不可以為法,然皆出于忠君愛國之誠心?!敝祆溥€強調屈原的作品寄托了屈原“忠君愛國眷戀不忘之意”。1922年11月3日,梁啟超在東南大學文哲學會上發表了《屈原研究》的講演,提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中國歷史上表現個性的作品,頭一位就是屈原的作品。梁啟超還指出,屈原具有改革政治的熱情,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他以其自殺,表現出對社會、對祖國的同情和眷戀,而又不愿意向黑暗勢力妥協的決心。

在一場青島市民俗博物館舉行的端午民俗活動中,身穿傳統漢服的演職人員彈古琴,并吟誦《楚辭》。徐崇德 攝

  屈原的世界影響

  自漢代以來,屈原的作品及端午文化逐漸流傳到朝鮮、日本以及包括越南在內的東南亞地區,國外很多地方都有屈原及《楚辭》的學習者和研究者。日本保存了大量明、清時代流傳到該國的《楚辭》刻本,日本、韓國、越南今天還保存有不少《楚辭》的翻刻本。

  歷史上,俄羅斯、日本、韓國都出現過有關屈原及《楚辭》的研究者和研究著作,而以日本的研究著作最多。在日本的和刻本中,《楚辭章句》《楚辭補注》《楚辭集注》被反復翻刻,說明《楚辭》在日本有廣大的影響力。也正因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時,中國的領導人毛澤東以宋本《楚辭集注》作為禮品贈送日本首相。

  20世紀以來,歐洲、北美等地也涌現出不少屈原的研究者和屈原作品的翻譯本。屈原創作的不朽詩篇,為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化注入了璀璨的光華。1953年,屈原與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馬蒂等人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當時世界許多國家都舉行了紀念屈原的活動??梢钥闯?,作為詩人的屈原早已具有世界性價值,也為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屈原不僅是中國人模范人格的標桿,而且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屈原在端午節自沉汨羅,端午節這個傳承久遠的具有科學內涵的節日,從此融入了紀念屈原的人文內涵。2009年,以紀念屈原為核心內容的中國端午節及其傳說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這說明不僅屈原的詩具有世界性價值,屈原的高尚人格和精神價值也是人類共同的遺產。

  忠信之言、篤敬之行是人類社會需要共同遵守的準則。屈原是戰國時期孔子思想的忠實繼承者和實踐者,他以自己的人生經歷,踐行了孔子主張的“言忠信,行篤敬”的普遍價值,這也是屈原的詩篇能走向世界的原因。屈原正道直行的人生態度、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堅定不移的美政理想、九死不悔的底線意識,體現了中國人所追求的精神價值,同時,也是與全人類共同價值相一致的。

  歷史上,屈原及其作品的傳播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在今天,屈原及其作品也會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讓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屈原及其精神價值,必將不斷地豐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內涵。(完)

  作者簡介:

  方銘,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屈原學會會長,中國屈原學會宋玉研究分會會長,《中國楚辭學》主編。主要從事先秦兩漢經學、諸子、辭賦研究,著有《戰國文學史》《戰國文學史論》《經典與傳統:先秦兩漢詩賦考論》《戰國諸子概論》《楚辭全注》等著作20余種,主編有《中國儒學文化大觀》《詩騷分類選講》《春秋三傳與經學文化》等數十種。

【編輯:羅攀】
發布于:北京市
黑白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