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生態系統質量 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

奥门全年开奖结果

1、“奥门全年开奖结果”三星延后发布的折叠屏手机研发阵营又添谷歌

2、“奥门全年开奖结果”奥兰多湖景泳池独栋环境优美售价84.8万美金

3、“奥门全年开奖结果”澳洲成峰高教3月4日回购9万股耗资3万港币

  【綠色發展 大家談】

  長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對維系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長江也是我國水產種質資源寶庫,一直被視為經濟魚類的原種基地和天然基因庫。

  然而,長期以來,資源過度利用、工程建設、環境污染、人口增長等因素,嚴重威脅長江物種資源的生存,長江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生效,規范生態環境修復,規定國家對長江流域生態系統實行自然恢復為主、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系統治理;同年,農業農村部印發《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出臺,地方政府積極落實,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進程加快

  近年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趨勢不斷增強。2022年12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了新的藍圖。在此背景下,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亦呈主流化推動態勢。在長江大保護中,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到推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都需統籌考慮、系統推進,旨在逐步實現生態系統改善恢復,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促進生物多樣性恢復。為此,長江沿江省市積極行動,強化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健全資金投入與補償機制,協力推動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尤其在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先后實施了長江“十年禁漁”、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重點水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加強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保護等行動舉措,長江流域整體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生物多樣性衰退的被動局面有所遏制。

  從“微笑天使”看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成效

  1980年以來,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快速衰減。相關調查顯示,1991年長江江豚數量為2700多頭,2017年僅存1012頭。2021年,長江江豚從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級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022年,農業農村部組織的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科學考察顯示:長江江豚數量為1249頭,與2017年科學考察相比,5年內江豚數量增加23.42%,種群數量止跌回升,呈現恢復性增長。

  為了保護長江江豚這一珍稀瀕危物種,各級政府部門和保護工作者積極開展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人工飼養繁殖三大保護措施。我國已在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何王廟湖南集成垸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慶西江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建立了5個江豚遷地保護群體。2023年7月5日,世界首例全人工環境繁育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18歲生日。經人工飼養繁殖,“淘淘”先后在武漢白鱀豚館全人工環境下繁殖了二代長江江豚“漢寶”和“小久久”。相關數據顯示,長江流域已建立與長江江豚保護相關的自然保護區13處,覆蓋了40%的長江江豚分布水域,保護了近80%的種群。此外,隨著“長江江豚保護網絡”的建立,科教宣傳等活動的加強,公眾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意識也大大提高。近年來,人們時常在長江干支流水域見到“微笑天使”江豚逐浪跳躍、噴水嬉戲的景象,這也是長江江豚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有力證明。

  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

  生物多樣性反映了生態系統的本質和特征,是評價生態環境質量的根本指標之一。長江作為我國重要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水生資源活體庫,其生物多樣性保護還需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

  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妥善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統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的劃定和管控,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礎上,編制落實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優化調整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分區,完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目前,“生態保護限制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模糊認識仍然存在,少數自然保護地的總體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相沖突,自然保護地設立存在功能分區不合理和交叉重疊現象,一些保護區內人為活動頻繁。為此,需正確看待階段性困難與長遠目標,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合理利用生態資源,推進生物多樣性資源價值轉化,積極探尋市場化實現優質生態產品價值的路徑,形成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的良好機制。

  重視并加快推進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當前,長江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而各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時,由于本底不明,對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對象、保護范圍缺乏清晰了解。截至目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已設立國家農業科學重慶觀測實驗站和國家漁業資源環境武漢觀測實驗站,江蘇、湖北、上海、安徽等省市也陸續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力求摸清長江生物多樣性家底、掌握動態、查明問題,為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政策,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提供科學依據。

  加強全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有效銜接和部門之間的職能協調。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河,干流流經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支流延伸至8個省、自治區。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地跨多個行政區域,更涉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農業、地質礦產、水利、海洋、公安、市場等多個部門,實踐中常出現自然保護區地跨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而未設立統一管理機構的現象,或者雖然各自設立了屬地管理機構,但因行政權限不能施行跨區域管理,導致資源管護和相關事務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協調解決。生態系統多樣性不僅包含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多樣性,更應強調生態過程及其動態變化的復雜性。在長江生物多樣性高水平保護中,全流域需要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打破行政區劃桎梏,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任務協調,明晰權責關系,如此才能讓母親河永葆生機與活力。

  (光明日報 作者:谷亞晴,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安徽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研究基地研究員) 【編輯:張子怡】

發布于:北京市
黑白最新视频